新闻资讯
News
随着‘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临近,徐工集团以‘数智赋能,链接全球’为主题,展现了其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的坚定步伐与创新举措。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军企业,徐工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做出响应《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的号召,力求通过创新质量管理模式,为全球制造业的高水平发展贡献出独特的‘徐工方案’。
徐工董事长杨东升在全国质量强企经验交流现场推进会上指出,‘质量是立业之本,也是强国之要。唯有质量优良,企业才能壮大,经济社会才能发展。’ 2024年11月,徐工作为江苏省唯一代表参与了此会议,并与其他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一同领读了《质量强国建设行动倡议》。
在此次发布的‘数智赋能,链接全球’质量管理模式中,徐工围绕‘助您成功’的目标,将大质量视角与数据平台相结合,为其全业务链路注入新动力。通过全球资源链接,徐工一举打造出具国际竞争力的总实力。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徐工作为全国唯一的链主企业,受邀分享了其“徐工与市场监管的故事”,再次强调企业在质量和监管方面的重要性。
在智能互联的新时代,徐工深知抓住智能化、数字化机遇是提升产品质量的关键。徐工将‘智改数转网联’视为数字化转型与推动高水平发展的第一个任务。目前,徐工自主研发的工业网络站点平台——徐工汉云,连接全球超过161万台设备,跻身全国“双跨”平台第2位。同时,徐工与行业协会联合推出的‘工程机械市场指数’也成为了经济发展形势分析的重要工具,而徐工在工信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名单中名列数字领航企业之首,这无疑为其增添了光彩。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开展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行动’,在这背景下,徐工通过标准赋能,建立起质量竞争的新坐标系。2024年8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徐工召开了电动工程机械标准的稳链经验交流现场推进会,徐工参与制定的首批13项国家标准的发布,为工程机械产业转型发展中的技术方面的要求提供了规范化依据,从而促进了上下游的技术统一,打破了产业链发展中的阻碍。
质量是公司发展的基石,更是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作为江苏省首批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链主企业,徐工积极肩负起领头羊的责任,与链员展开质量共性技术攻关,聚力解决工程机械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徐工质量总监丁胜举表示,从2017年到2024年,徐工集团将轮式起重机的最大起重能力从1200吨提高到4000吨,吊装高度从100米提升至180米,标志着徐州工程机械行业整体的跃进。
徐工还积极推动高品质的产品走向全球,全面落实质量文化,培养全员树立质量意识与品牌意识。全国劳动模范、徐工的大国工匠孟维提到,‘从新时代工匠精神出发,徐工厚植于大器文化,致力于打造新时代的工匠质量内涵。’
总之,质量如同中国制造的厚度,而创新则是推动产业变革的高度。徐工董事长杨东升强调,‘质量强国建设需要全产业链的集体跃升’,这不仅是责任更是使命。全体徐工人将继续践行新的质量管理模式,在变革中不忘初衷,在升级中着眼远方,努力为公司的全球化发展与产业巅峰的攀登贡献力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